自2012年起,中国生物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积极融入甘肃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始终坚持“志智双扶”理念,全力助推乡村人才振兴,每年开展“远山的呼唤”公益助学活动,已累计资助138名帮扶村学子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2025年秋季开学前夕,兰州生物所组织开展乡村振兴“远山的呼唤”主题研学活动,邀请新入学的帮扶村大学生及中小学生代表深入科研一线,以沉浸式科学体验激活求知热情,开启一场贯通乡野与科学、未来与梦想的希望之行。
8月29日清晨,承载着希望与期许,兰州生物所乡村振兴帮扶地陇西县永吉乡尖山村、直沟村的学生代表们走进兰州生物所,开启为期一天的研学之行。
首站,同学们步入兰州生物所企业文化展厅。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通过丰富的历史照片、实验仪器与疫苗实物展品,结合详实的图文材料,深入感知兰州生物所近百年来深耕疫苗研发的筚路蓝缕,领略老一辈科研人员扎根西北、潜心科研、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系统了解兰州生物所硕士研究生培养、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建设等科研人才培养情况。
随后,同学们步入科技感满满的专业实验室,沉浸式体验生命科学的魅力。在科研管理中心老师们的带领下,大家系统认识了各类高精尖仪器设备。老师们细致讲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规范,同时以“一支疫苗的诞生”为例,生动讲述了严谨而复杂的研发流程。同学们认真观察科研人员的实操演示,不时提出问题,在互动中完成从“理论认知”到“实践感知”的跨越。 科学的种子,在同学们的心中悄然生根。
参观结束后,“远山的呼唤”研学座谈会在兰州生物所“青年之家”温情举行。同学们踊跃发言,结合自己的所见所学,畅谈心得、展望未来。
会上,兰州生物所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亲切寄语同学们,勉励大家珍惜时光、勤奋向学,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的栋梁之才。并表示兰州生物所持续扎根乡村实践,积极搭建“走出大山、触摸科学”的成长平台,在助力帮扶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教育赋能、育才育人,着力激发帮扶村内生动力。希望同学们深刻感受这份期望与温暖,树立远大志向,把握学习机遇,将此次研学的触动与收获转化为前行力量,未来以真才实学回报家乡、服务社会。
午后,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带领同学们前往兰州市区,领略城市地标、感受城市发展脉动。从乡村到城市,从实验室到繁华街区,学子们的视野在行走中不断拓宽,对“未来”的想象也愈发清晰。
未来,中国生物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将继续践行“赋能乡村、育才兴邦”的责任与使命,秉持“志智双扶”理念,既“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不断探索和拓宽教育帮扶的路径与形式,真正帮助帮扶村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新生参观感悟
这次参观太震撼了!没想到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智能化生产线和我们研究的精准打击系统如此神似——都是通过海量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实现最优控制。关爱生命和保卫国土的智能科技在此刻完成了隔空对话,这次参观让我对“智能对抗”有了颠覆性认知——原来最前沿的灵感竟藏在这片西北的科技高地里!
2025级新生刘瑞强
—— 武昌职业学院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火箭军)专业
我不仅看到了先进的科技,更感受到了科研人员一丝不苟、默默奉献的精神。他们和帮扶我们的叔叔一样,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做贡献。我以后要把这里的见闻讲给学生们听,在他们心中种下科学和奉献的种子,用教育回报这份深情。
2025级新生史凤雯
—— 华中师范大学 数学专业
第一次离开家,第一次去到家乡的帮扶单位,见到了高大的厂房、像公园一样的园区,聆听和感受到兰州公司历史文化的厚重。
2025级新生杜冰燕
——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宠物医疗技术专业
吃一碗面、看一条河、跨一座桥本来是我这个假期完美错过的事,今天兰州生物所的研学活动,不仅狠狠地弥补了我的遗憾,也让我深刻地知道了为什么一家企业能够八年如一日帮扶我的家乡从脱贫攻坚走上振兴之路,走进她,我找到了答案,也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2025级新生吕芸芸
—— 庆阳职业技术学院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护理方向
感谢兰州生物所的帮助,让我有幸来到兰州生物所进行研学,这次经历如同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认知的大门,让我对这家企业有了诸多深刻的感悟。也非常感谢该公司对我们的帮扶,让我感到你们特别的伟大。这次参观兰州生物所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经历。它让我不仅了解了一家优秀企业的成功之道,更让我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和行业趋势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和思考。我将把在这次参观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感悟,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提升自己,不断追求卓越 。
2025级新生张雪莉
—— 河南师范大学 历史学专业
兰州生物所在我家乡的帮扶成效遍地开花,一场研学活动,让我有机会近距离的接触她,那浓厚的企业文化和累累硕果、如诗如画的园区和餐厅的美味,都将成为我此后求学、工作道路上的精神食粮和不竭动力。
2025级新生丁方良
——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兵器类专业
能够受邀参加兰州生物所的研学活动,让我受宠若惊。半天的实地触摸、聆听,更让我变成了了一名兰州生物所的“粉丝”,此后,讲好兰州生物所的故事,坚定的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并轨而行。
2025级新生张可欣
—— 西南科技大学
材料化学与工程专业
供稿:张延旭 实验动物室图片:李晨江 实验动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