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 | 四十载·新征程
2025-09-09
编者按:
四十年薪火相传,新研途青春启航!今年是中国生物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自1985年培养硕士研究生以来四十周年。9月1日,2025级硕士研究生满怀理想与热忱,正式开启学术探索的新征程。从展厅内的历史回溯,到典礼上的殷切期许,再到实验室里的初次探秘,这场“开学三重奏”,不仅承载着四十年科教传承的厚重积淀,更体现出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作为生物医药“国家队”在科教融合、薪火相传道路上的坚定足迹。
展厅溯源 · 初识兰生精神
活动伊始,2025级新生走进企业展厅,开启以“筑梦新程・兰生序章”为主题的第一课。同学们依序参观“肇启奋进、深耕转化、厚积薄发、初心使命、领航未来”五大板块,通过沉浸式体验,回溯兰州生物所近百年来深耕疫苗研发的奋斗历程,感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与科研追求。
典礼寄望,传承科研薪火
入学典礼现场,主持人首先回顾了兰州生物所硕士研究生培养历程,四十年来,已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200余名。同时,兰州生物所还设有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近年来,通过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生,参与国药集团与兰州大学联合培养工程硕博士等多渠道,搭建了多层次、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平台与通道。
随后,8位新生依次登上舞台,分享自己的学术兴趣、读研目标以及对未来的规划。随后,主持人逐一介绍导师研究方向与学术成果,搭建起师生之间的“初见桥梁”。
在分享环节中,导师代表从科研思维的培养切入,勉励新生以敏锐的眼光观察日常,以持续的思考发掘真问题,主动跨越学科的壁垒,在寂寞与挑战中沉淀自我,以跨界融合点燃创新的火花。随后新生代表以“站在学术的起跑线上”为题,真诚讲述了自己走上科研道路的初心,并表达出对未来与导师、团队共同探索前路的憧憬。
屏幕上播放着学长学姐精心录制的祝福视频。实验室里忙碌的身影、高效利用学术资源的妙招、调节读研心态的经验之谈…… 这些深情寄语,汇聚成一份份真挚的关怀,以“过来人”的视角,为新生们送上最实用的 “科研攻略”。
随后,公司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及中国生物三级顾问为新生送上寄语,勉励大家在科研道路上既要扎根实验室、潜心钻研,也要秉持“科研之路无捷径,唯以初心为指引”的坚定信念,不断开拓进取,在奋斗中实现价值,在挑战中坚守初心、砥砺前行。同时,对新生提出四点希望:一要向下扎根,深潜科研实践,坚守初心不改;二要向阳生长,弘扬科学正能量,回归科研本真;三要向前奋进,勇攀高峰,直面并攻克科研中的艰难险阻;四要向新求质,以发展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为方向,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核心,主动融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持续开拓创新。希望同学们积极转变思维,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探索,以“四个面向”为根本指引,以市场需求和人民健康为导向,胸怀全球视野,努力成长为栋梁之材。
典礼现场还播放了董树林老专家和殷绥亚老专家的寄语视频,希望年轻的生物制品同仁们以从事生物制品事业而自豪,勇于尝试、用心钻研,用每一份付出书写生物制品领域的辉煌篇章。用薪火传承,为新生点亮前路。
典礼尾声,新生提笔书写“致三年后的自己”。有人立志“多发论文”,有人希望“掌握CRISPR-Cas9核心技术”,有人绘下实验室轮廓……青春愿景落墨为证,封装进“时光信封”,静待三年后启阅。
实验室启新· 走进科研现场
随后,学长学姐化身“学术引路人”,带领新生逐一探访各类实验室,细致讲解流式细胞仪、超净工作台等精密仪器的原理与操作。闪烁的信号指示灯、严谨有序的实验流程,悄然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一颗科研的“种子”。
此次活动,不仅是2025级新生学术生涯的起点,更是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四十年研究生培养积淀的生动呈现。未来,中国生物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将继续秉持“科教融合、育才报国”的宗旨,持续完善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为推动中国生物制品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青春智慧与创新力量。
下篇: 守望健康 · 暖心续航